圈地運動是B2C中國化的必然走向
物流倉儲的建設使得電商輕公司逐漸變重,這個重不是負擔,而是使得其估值變得更高,變得更值錢,畢竟這世界唯一越占越少的就是土地。對于這些遲遲沒有贏利的電商企業來說,在燒了VC的錢這么多年之后,如何贏得資本市場的認可,能夠成功上市就成為當務之急。
近期,從一份資料上看到各大電商企業龐大的物流倉儲計劃:
京東商城:計劃建7個一級物流中心,25個二級物流中心;
當當網:成立一家由其控股的獨立配送服務公司,打造開放式物流平臺,已建立六大物流中心;
淘寶網:建設開放物流平臺及倉儲基地,在華北、華中、華東、華南、東北、西南和西北7大區域中心位置建倉;
卓越亞馬遜自建物流覆蓋北京、天津、上海和廣州,在全國8個城市擁有9個運營中心;
凡客誠品在10個主要城市已經完成選址,到今年年底將完成28個倉儲建設;
蘇寧易購已經完成三大成熟物流基地,另外4家物流基地進入試運營,6家進入施工階段,簽約儲備項目達12個;
新蛋網自建配送隊伍,7大分倉已經建成,2012年在全國十大省會城市建倉;
1號店被沃爾瑪注資之后年內準備在華中、西南、西北和東北四區設立4個倉儲中心,還將自建10個左右快銷品類儲備分倉和300多個配送站點。
看到這份資料之后,恰好我到新疆烏魯木齊走訪了一個物流園,該園已經完成了商業地產的改造,成為一個家居建材城,雖然商城名字還保留物流園名稱,但已完成許多家居建材的大品牌進駐,部分已開始營
這并非個案。同樣在深圳的筍崗,原來是物流園區,現在卻由于距離東門(深圳最繁華的步行街商業中心)僅十幾分鐘車程而進行改造,物流配送企業陸續向更為偏遠的關外搬遷。
物流地產向商業地產的轉變,幾乎每個省會城市都在發生,而這些物流園建立不到十年,在中國城市化進程提速的情況下,未來的物流地產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向商業地產轉變,這個事實被電商企業在全國拿地建倉的事實所證,卻被京東劉強東一再否認,明確表態不會通過地產來賺錢,這樣說其實更深層次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。
這個說法似乎很說得通,但這些電商企業如此宏偉的物流倉儲計劃,以及各城市現有物流園改造為商業地產的現狀,目前的百貨、SHOPPING MALL業態或將面臨來自未來電商企業物流地產變身商業地產的新威脅!